元代《高上神雷玉枢雷霆宝经符篆》。符箓,亦称“符箓术”,是道教的一种法术,可以让道士与道教的诸位神仙取得联系,能够让道士役神驱鬼,起到祈福、祛病、救人的作用。这本元代《高上神雷玉枢雷霆宝经符篆》是元代道教“神霄派”的经典,刊行于元顺帝元统元年(1333年)。宋代道教中的天师、上清、灵宝三派,分别以江西龙虎山、江苏茅山、江西阁皂山为活动中心,形成“三山鼎立”的局面,统领了整个江南地区的道教,历史上称为“符箓三宗”,其中“神霄派”是“符箓三宗”的支派之一。“神霄派”修习五雷符,可以召唤风、云、雷、雨,除害免灾。“神霄”是指道教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,“高上神霄,去地百万”,有高远尊贵之意。“神霄派”的开创者是北宋道士王文卿,王文卿是江西人,道号冲和子,擅长召唤雷电,宋徽宗政和六年(1116年)京师汴梁大旱,王文卿受命开坛作法,下大雨三天,所以宋徽宗赐号“冲虚通妙先生”,并在皇宫内兴建玉清神霄宫,“神霄派”由此兴盛。南宋时期“神霄派”在江南地区十分流行,信众颇多,流传极广。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,“神霄派”的道士曾经到大都为元世祖表演法术,“取胡桃掷地,雷应声而发,震撼殿庭,世祖为之改容。